cpubbs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LabVIEW+单片机学习套件全套教程资料下载[免费]LabVIEW论坛精华列表贴USB0816数据采集卡《LabVIEW宝典》
LabWindows/CVI论坛精华贴NET0816以太网数据采集卡RC0210远程设备授权系统 关闭关停锁定打开设备 户外分布式数据采集
NET1624低速高精度以太网数据采集卡WIFI0824SD无线WIFI网络数据采集卡脱机运行 SD存储 小尺寸微型 串口采集远程采集 安卓 手持移动采集 纪录仪
查看: 980|回复: 0

龙芯万亿次计算机在线监控网址(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5 0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贴地址:http://www.lemote.com/bbs/viewthread.php?tid=12402&extra=page%3D1

近日,我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和其他国产器件、设备和技术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在中国科技大学研制成功,并于12月26日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称,“这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包括银河、曙光、深腾在内的众多的高性能计算机品牌,但在已见公开报道的运算次数达万亿次级的国内超级计算机中,中央处理芯片主要来自IBM、Intel或AMD等国外公司。为满足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公用科学计算平台,在教育部“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自今年5月以来,中国科大计算机系与中科院计算所通过“所系结合”的方式密切合作,采用代表国内当前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设计最高水平的64位“龙芯2F”芯片,研制国产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以陈国良院士为项目负责人的研制队伍,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和技术攻关,终于在近日宣布研制成功。

     据专家介绍,“KD-50-I”万亿次计算机采用单一机柜,集成了336颗“龙芯2F”处理器,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万亿次,整机系统结构先进,采用了高密度节点设计技术,在1U标准机箱内部紧密部署12个处理单元,组成1U12P高密度节点结构。硬件系统除了我国自主设计的龙芯2F处理器外,还采用了华为自主研发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曙光服务器前置机等。KD-50-I的系统软件以开源软件为主,具有兼容性强、易维护、易升级、易使用等特点。

     KD-50-I具有低占地、低功耗、低成本、高计算密度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高性能计算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应用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可直接推广应用在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力学、火灾科学、量子和信息科学、军事科学等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诸多方面,将为我国与日俱增的大型、密集、高性能计算需求提供优良的服务。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应用条件相对简单,便于推广使用,发展前景非常美好。

     “KD-50-I”是我国第一台基于国产处理器的万亿次(TeraFLOPS)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该机的研制成功,是高性能计算机向个人化方向发展这一理念的首次成功尝试,确立了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在高端并行机应用中的核心地位,对我国未来研制国产千万亿次计算机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示范作用,对推动我国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个重要的链接地址:



1   http://kd50.ustc.edu.cn 国产龙芯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运行情况的监控地址。

2、 http://www.cctv.com/video/xinwenlianbo/2007/12/xinwenlianbo_300_20071227_20.shtml

12月27日新闻联播的国内短讯中对国产龙芯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的报道地址。

3、http://202.38.70.145/movieurl.asp?movieurlid=1542

12月27日安徽新闻对国产龙芯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详细报道视频地址。

[ 本帖最后由 longxin 于 2007-12-30 13:34 编辑 ]



附件
2007-12-30 13:31

20071226033636902.jpg (166.52 KB)
  

2007-12-30 13:34

1.JPG (93.58 K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cpubbs论坛. ( 粤ICP备09171248号 )

GMT+8, 2025-4-10 10:59 , Processed in 0.54351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