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轮毂是摩托车中极其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摩托车行驶的安全、速度和可靠性。由于早期的摩托车速度较低且受到加工工艺的限制,其车轮结构均为刚性连接,相应的轮胎为高压胎。随着轮胎及车轮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 低压轮胎逐渐成为主流,现在比较流行的 低压轮胎是 无内胎轮胎。因此,目前摩托车车轮主要有两种形式:钢车轮和铝车轮。 钢车轮分为辐条式和辐板式。 辐条式钢车轮是一种结构最为传统的车轮形式,价格便宜,该种车轮弹性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车轮的弹力以及钢丝的回弹性能对摩托车的行驶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但是维修麻烦,如果该种车轮遇到不重的撞击,必须通过调整幅条维修,这种操作比较麻烦,非专业人士无法调至最佳状态,且洗车、擦车比较费事;外观单一,基于社会的发展,辐条式钢车轮无法满足人们对车轮外观日益增涨的需求,受到结构的限制,辐条式钢车轮外形变化较小。另外,辐条式钢车轮的轮辋上有结构冲孔,导致该种车轮无法装配无内胎轮毂,进一步限制了辐条式钢车轮的发展。现在的摩托车,一般只有小排量弯梁的低配版、越野摩托、一些复古式太子车型还采用。 辐板式钢车轮主要用于中、低挡小轮摩托车。其钢制轮圈的工艺方法是用钢板卷制后焊接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但使用一段时间后,焊接部位易生锈造成无内胎车轮漏气。 50年代开始出现铝合金轮毂,铝合金轮毂的加工工艺是压铸成型,然后经过热处理、加工、涂装等完成加工。优点是车轮更平整,行驶中不易产生左右摆动,不易生锈,维护保养方便,样式美观多样,能够满足消费者以及摩托车对于车轮多种颜色的需求,而且轮辐的形状变化大,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实际使用过程中,铝合金车轮质量轻、散热性能好,因此,铝合金轮毂逐渐取代了钢轮毂;但铝合金轮毂韧性是一大弱点,如果有比较大的撞击,容易断裂,铝合金轮毂相比钢丝轮毂还是有一定的弊端。 目前高端一些的轮毂是镁合金车轮,该种车轮具有比铝合金车轮更诱人的潜在优势。虽然目前镁合金车轮已经开始应用于摩托车,但主要局限于赛车上,它不能像铝合金车轮那样进行大批量生产,其主要是因为: 1) 镁与氧气有极大的亲和力,在液态下镁可以剧烈氧化和燃烧,在熔炼和整个铸造过程中必须在保护性气氛的覆盖下进行,否则会发生燃烧事故。而目前的保护性气氛都涉及环保问题,不仅会破坏大气臭氧层,而且对人体危害性较大,且极易损坏设备和建筑物。 2) 镁合金的化学稳定性差,车轮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腐蚀现象。 3) 目前,尚无公认的适合大批量生产的成套镁合金加工设备和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