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bbs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LabVIEW+单片机学习套件全套教程资料下载[免费]LabVIEW论坛精华列表贴USB0816数据采集卡《LabVIEW宝典》
LabWindows/CVI论坛精华贴NET0816以太网数据采集卡RC0210远程设备授权系统 关闭关停锁定打开设备 户外分布式数据采集
NET1624低速高精度以太网数据采集卡WIFI0824SD无线WIFI网络数据采集卡脱机运行 SD存储 小尺寸微型 串口采集远程采集 安卓 手持移动采集 纪录仪
查看: 3059|回复: 11

[分享]H公司NTA电子文档保密项目经验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0 1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ww.ntaip.cn
   
用户: H 通信技术公司
业务类型: 通讯、网络设备研发、制造。  
主要产品: 网络产品(路由器、交换机、 EPON 、无线局域网)、通信产品、视频会议、存储产品、监控产品、网络安全产品等
公司规模: 5000 人以上, 51% 以上为研发人员,年销售额超过 60 亿人民币
业务范围: 全球,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覆盖全球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  

  NTA 在该用户的部署、使用情况概况
   
一、安全的应用系统发布平台

  使用 NTA 以前所存在的问题 :

  由于安全考虑, H 公司绝对不允许任何 PC 通过 Internet 的连接接入公司网络,但是很多员工经常出差,或者被派驻在供应商工作,无法有效地访问公司的 OA 系统,工作流程经常被中断。如果将公司的 OA 和工作流系统调整部署,使其可以通过 Internet 访问,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
  研发型公司大范围使用 PDM/PLM 系统管理开发过程,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还要涉及到很多非研发部门,一方面,部署 PDM/PLM 系统相对非常复杂,维护量很大,另一方面, PDM/PLM 系统中有很多文件涉及到产品研发的核心机密,一旦授权给任何用户“读”的权限,用户就可以将其下载到 PC 机才能正常阅读,但是,一旦机密文件下载到 PC 机,这些机密文件将很难控制,产生了严重的泄密隐患。

  通过使用 NTA:

  出差和外派员工,访问 NTA 平台,使用 OA 、工作流等应用,由于 NTA 的网络隔离功能,远程 PC 机没有与内网产生任何网络连接,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 NTA 平台访问和使用 PDM/PLM 系统,一方面无需安装和部署 PDM/PLM 的客户端软件,降低了系统部署和维护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用户只能通过 NTA,“看”到系统中的文件,而无需、也无法将文件下载到 PC 机中,消除了文件泄密的隐患。

  NTA 的使用情况:

  H 公司使用 NTA ,作为其访问各种应用系统的统一平台,涉及的应用系统有:

•  办公自动化和工作流系统( Lotus Notes )
通过 NTA ,用户可以从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任何网络,访问并使用 OA 和工作流( Notes )系统。
用户范围:经常出差的领导和员工、派驻在供应商工作的公司员工等。

•  产品研发管理系统( PDM )
通过 NTA 访问 PDM 系统,使得部署 PDM 系统非常容易,同时,防止了使用 PDM 系统容易产生的泄密问题。
用户范围:需要访问 PDM 的部门员工,包括:研发、生产、采购、质量控制、维修和售后服务、财务等。

•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 )
   
二、保密文档访问平台

  使用 NTA 以前所存在的问题 :

  研发人员经常需要查阅公司的历史文档,同时,非研发人员在工作中也经常需要查阅这些历史文档。但是,这些文档涉大多及到技术机密,一旦泄密,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公司出于保密的原因,不可能让员工将文档拷贝到自己的工作 PC 上。以往,经过授权的员工,只能到特定的文档阅览室调阅这些文档,非常不方便,效率很低。

  通过使用 NTA:

  将这些历史的电子文档部署在特定的文档服务器上,这些文档服务器与办公网路隔离,授权用户只能通过 NTA 访问、查阅这些文档,通过 NTA 授权用户可以查阅相关的文档,但是, NTA 禁止用户下载这些文档,同时,对于想把这些文档中的内容通过 copy/paste 的方式复制到本地 PC 的操作, NTA 也能够完全禁止。
  现在,经过授权的员工,在自己的工位上,通过访问 NTA ,就可以查阅公司历史文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充分保障了这些机密文档的安全。

  NTA 的使用情况:

  H 公司将需要保密的文档,统一部署在保密文档服务器中,通过 NTA 发布给需要浏览的员工,定期检查授权,到期取消授权。涉及到的文档类型有:

•  MS Office 类

•  PDF 文件

•  各种类型的 CAD 图纸文件

用户范围:研发、生产、采购、质量控制、维修和售后服务等部门有需求的员工。
  
  三、涉密开发访问平台
  
  使用 NTA 以前所存在的问题:
  
  H 公司专门建立了研发机密区,用以开发其具有最高机密等级的项目。参与这些项目的研发人员只能在机密区进行开发工作。该机密区与公司的办公网络完全隔离,不能使用公司的 OA ,工作流等系统,更不能访问 Internet 。如研发人员需要使用公司的 OA 、工作流等系统,或者需要访问 Internet ,只能到办公区使用。这样,虽然保证了研发机密不被泄露,但是,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很多时候,员工只能在办公区与机密区走来走去,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H 公司曾经试图用很多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在平衡安全和方便这一互相冲突的需求时,安全具有绝对优先的优先级,使得这一难题一直没有解决。

  通过使用 NTA:

  参与机密项目研发的员工,通过办公区的 PC ,登陆 NTA ,就可以“跳转”到机密区使用自己在机密区的 PC 进行开发工作,同时,办公区与机密区仍然保持网路隔离, NTA 还禁止了所有有可能产生泄密隐患的操作,如:文件上传、下载,不同区域间的 copy/paste ,不同区域间的打印,甚至连屏幕拷贝也被禁止了。在办公区,员工既可以使用 Note,PDM/PLM 等系统,可以访问 Internet ,同时,还通过可以“跳转”到机密区开发,两全其美。
  在机密区的员工,还可以通过 NTA ,访问办公区的应用系统,做到了网络隔离状态的双向访问,在保证项目机密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NTA 的使用情况:

•  只有通过 NTA ,研发人员才可以从办公区访问机密区的开发机进行开发、或从机密区通过 NTA 访问办公区,使用 Notes 、访问互联网等系统。
•  通过 NTA 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互相访问,既可以保持原有工作方式不变,同时, NTA 做到禁止各种可能产生泄密隐患的行为(如:上传或下载文件、文档的拷贝、粘贴等)
•  用户范围:涉及机密开发工作的员工。

统一通过 H 公司的域控制器管理用户的用户名、密码,通过 NTA 系统管理用户在各个不同平台的访问权限。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4: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10-23 13: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顶它顶她也顶全都顶啊
发表于 2007-11-15 13: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奈了,还有很多的地方不太懂不知道怎么联系,为什么010-82335769没人接听呢?无奈了,还有很多的地方不太懂不知道怎么联系,为什么010-82335769没人接听呢?
发表于 2007-11-26 13: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期一风很大,但是阳光不错,应该会是好的一周吧?公司NTA的进度也差不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4 16: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0: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网络不全面隔离,服务器简直就是千疮百孔,根本就是不攻自破!
所以,NTA的作用就是把服务器和PC充分隔离,不留任何网络连接。
这就是NTA安全的精髓,这一点,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认可。
发表于 2008-1-8 13: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NTA:1、简单2、安全3、稳定
各位同胞们,大家新年好,新的一年中祝大家新年新气象,属你最红!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发表于 2008-1-27 23: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不用管它。如果你收到这样的信息,请及时拨打
发表于 2008-3-5 14: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意思是除非我拿照相机照相,或者是我脑子特别好使,把我看过的东西全部记录下来,不然没有别的办法是吗?可是公司有监控,照相机肯定是不行的,我脑子也没这么好使,也行不通,看来只能靠本子记录了。
发表于 2008-4-22 1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朋友说得有非常有道理,想了更深一层次的讨论一下,您可以联系我。我的邮箱deng_yu999@126.com
发表于 2008-5-20 10: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NTA适合的企业或者单位是什么?有什么需求的企业需要这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cpubbs论坛. ( 粤ICP备09171248号 )

GMT+8, 2025-4-5 06:39 , Processed in 1.950151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